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有产权法规 > 详细信息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4号)

2024-07-02 11:31:12.0 来源: 点击数:213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评价[2003]74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企业

为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1)及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我们制定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企业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映工作中有关情况和问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三日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促使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资金核实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清产核资企业上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予以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国有资本金数额的工作

第三条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应当按照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做好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各项基础工作,如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做到全面彻底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企业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严禁弄虚作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条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应当按照规定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查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应当提供相关合法证据或者社会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和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社会中介机,应当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对企业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审计和经济鉴证,并对审计结果和经济鉴证证明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五条 企业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的认定与处,按照事实确凿证据充分程序合规的原则,依据企业清产核资办法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由清产核资企业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申报批准,并按照资金核实批复结果调整账务

第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在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中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结果和基准日的资产财务状况,以及相关处理意见;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包括:基准日企业基本情况表各类资产损失明细情况表等;

()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有关意见专项说明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专项说明和各类资产损失明细情况表,应当逐笔写明发生日期损失原因政策依据处理方式以及有关原始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齐全情况,并分类汇编成册;

()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备查材料,主要包括:企业清产核资原始凭证材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可以用复印件),作为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备查和存档资料,应当分类汇编成册,并列出目录,以便于工作备查;

()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企业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基础上,经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和有关资产损失提出合规证据或者经济鉴证证明后,对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分项提出处理意见,编制清产核资报表,写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

()企业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上报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报表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附相关合法证据及经济鉴证证明等材;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规定工作时限内,对上报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清产核资报表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资金核实结果进行批复;

()企业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关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调整企业会计账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产权变更登记及工商变更登记

第八条 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查出的资产盘盈与资产损失相抵后,盘盈资产大于资产损失部分,根据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清产核资政策的通知》(财清〔1994〕15,以下简称财清15号文件)的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相应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

第九条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清产核资试点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办发〔1993〕29)和财清15号文件规定,企业清产核资中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数额较小,企业能够自行消化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征求财政部门意见批准后分年计入损益处理;查出的企业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数额较大企业无能力自行消化弥补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可冲减企业所有者权益

第十条 企业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冲减所有者权益的,可依次冲减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对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规定,以及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企〔2002〕310,以下简称企业310号文件)有关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的,可以依次冲减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依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调整会计账务,并将调账结果在规定时限内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中抄送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1)。

第十二条 企业有关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冲减所有者权益应当保留的资本金数额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金限额,不足冲减部分依据财企310号文件规定,暂作待处理专项资产损失,并在3年内分期摊销,尚未摊销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并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第十三条 企业经批准冲销的有关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和有关实物资产损失等,应当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并组织力量或者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以后追索收回的残值或者资金应当按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入账并作有关收入处理

第十四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各项基础工作资料应当认真整理,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并按照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予以保存

第十五条 企业对清产核资中反映出的各项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当认真总结经验,分清责任,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并做好组织落实工作企业应当在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健全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度观察

上一篇: 长沙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 3宗约151.84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项目
下一篇: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