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频道 > 改革方案 > 详细信息

天津地铁二、三号线存量PPP项目

2024-07-02 10:11:25.0 来源: 点击数:1697

天津地铁二、三号线存量PPP项目(以下简称存量PPP项目)采用产权交易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方式,于2019年11月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产权中心)挂牌,成交金额17.59亿元,转让方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成功牵手央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在天津地铁二、三号线存量PPP项目交易实施过程中,产权中心项目工作组秉持主动服务理念,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国资进场交易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托,创新思路,运用产权交易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项目实际交易难题,确保了整体交易的公平、公正,有序、高效。

一、项目背景

存量PPP项目采用产权交易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将天津二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51%股权及天津三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51%股权在产权中心公开挂牌转让的同时,通过天津政府采购平台组织、实施公开招标程序。通过将两个平台有效对接,既保证国有股权转让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进行,又同时确保政府采购PPP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平台依法依规完成。存量PPP项目作为轨道交通运营领域首宗成功完成的存量资产PPP项目,直接盘活地铁存量资产150亿元,创新交易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二、项目运作重点及亮点

(一)在交易模式上寻求突破,确保项目按时顺利完成

存量PPP项目交易涉及国有股权及特许经营权两个核心要素,在交易实施上既要确保两个核心要素均通过专属交易平台公开进行交易,同时要确保国有股权最终受让方与特许经营权的中标社会资本为同一主体。产权中心项目团队以问题为导向,经过与项目实施方、出资人代表、政采平台及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的多次沟通论证,最终采用国有股权转让进场交易与政府PPP项目采购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在产权中心公开挂牌转让的同时,通过天津政府采购平台组织、实施公开招标程序,政府采购与产权交易配合进行,通过政府采购平台组织、实施采购程序确定中标/成交社会资本,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即为股权转让的最终受让方。通过将两个平台有效对接,既保证国有股权转让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进行,又同时确保政府采购PPP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平台依法依规完成,通过在交易模式上的突破性尝试,确保了项目按时顺利完成,为企业引入优秀合作伙伴,实现引智、引资、引机制,盘活存量资产。

(二)以政策为引导,法规为基础,确保交易的可行性

存量PPP项目涉及资产范围广、交易程序复杂、社会关注度高,产权中心项目团队针对项目的特殊性,首先从原则指导及具体操作两个层面详细梳理了国资交易与政府采购招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确保项目操作实施的可行性及规范性。在可行性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关注国资交易与政府采购衔接串联时可能出现的交易盲点,确保项目交易的合法合规、阳光操作。

(三)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提供交易全流程解决方案

产权中心项目团队自项目启动后第一时间进驻企业配合,提供专业化、全流程服务。一是整体安排,规划好项目进度。项目团队在协助企业初步设定交易时间表的基础上,对关键的节点环节做好突发处置预案,确保整体交易的时间可控、处置灵活;二是明确交易方式,设计好交易细节。项目团队结合实际需求,协助企业首先明确股权转让作为实现交易的方式,并设计制定具体的交易方案。在交易细节设计上,充分考虑项目特殊性,在受让方报名登记、政府采购资格预审、招标实施、款项支付安排等关键环节设定必要的条件。针对基建类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也首次成功尝试在公开挂牌项目中引入银行保函作为保证金的缴纳方式。

(四)积极组织协调,高效对接项目各交易方

一是协调好项目实施方及政府采购平台,提前推演交易路径,实现两个平台交易环节上无缝顺畅对接,在交易过程中不产生停滞时间;二是组织好各专业机构,汇同审计、评估机构共同梳理交易范围内资产,对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与政采咨询机构加强合作,不断优化交易方案;三是对接好社会资本方,为项目广泛征集投资方的同时做好政策解答和操作指导。

三、项目启示

存量PPP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是在国有交易模式上进行了突破性尝试,也为盘活国有资产、服务企业融资实践出了新的路径。存量PPP项目交易模式既保证了国有资产进场公开交易的规范性要求,同时为企业引入优质资本和资源,盘活了存量资产。产权中心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活化了整体交易中的各方资源,促进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权中心交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国有资产交易监督职能、交易撮合、投融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项目团队的专业化服务也得到了项目交易各方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深度观察

上一篇: 济青高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
下一篇: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6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