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频道 > 改革方案 > 详细信息

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增资项目

2024-07-01 23:14:22.0 来源: 点击数:1512

2016年12 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旗下子企业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气东送管道公司)与其投资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交通) 签订增资协议,融资总金额达228 亿元。

一、项目背景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种类主要为石油和煤炭。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 题,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川气东送管道是继西气东输 管线之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于2007 年8 月底正式开工,2009 年全线贯通投产运行,管道全长2229公里, 包括一条干线、一条专线及五条支线,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6 省2 个直辖市,设计年输气能力120 亿立方米。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工程,作为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标杆性项目,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13年、2014 年和2015 年,川气东送管道分别实 现输气量75 亿立方米、79 亿立方米和83 亿立方米。同时,川气东送管道的一期及二 期增压工程正在建设规划中,全部达产后预计可为中石化增加销售收入200亿元。

2016年8 月,为更好的激发企业活力,补充发展资金,中石化决定对川气东送管道 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川气东送管道公司注册资本金10000万元,根据增资方案,川气东 送管道公司共释放50%股权,募集资金总规模不少于200 亿元人民币,单个投资方的 投资金额不得少于10 亿元,并且全部为现金增资。该项目募集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到 川气东送管道项目的管线建设等相关固定资产投资。

该项目是中石化继2014 年在油品销售终端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在油气管网领 域的又一大动作,也是国家油气行业改革的重大突破,对改变油气行业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盘活国有资产,以及提升国有资产效率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效应。

二、项目操作 

(一)运用“点面结合”推介手段,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投资人发现功能

2016 年8月初,川气东送管道公司增资项目在北交所挂牌。该项目因广阔的市场前 景和较强的连续盈利能力,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到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也并非易事。

为最大限度发现投资人,北交所采取“点面结合”的推介手段对项目进行全面推广: 一是通过报刊、门户网站、电视传媒等多种途径,为项目广泛征集投资人;二是结合项目特点,北交所在整合和分析多年交易数据和投资人数据库后,有针对性的对市场上资产量较大的险资、券商等金融机构和大型民营企业实行点对点的推介。经过广泛推介, 北交所共收到近30 份意向投资人提交的《投资意向书》和《保密承诺函》,通过融资方 审核,最终确认10 家意向投资人的资格。

(二)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遴选方式,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撮合功能

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北交所不仅进行政策和规则解读,还充当了交易各方的沟通 纽带,同时也是各方谈判的组织者、撮合者。在前期方案设计上,针对此次增资面对的大都是财务投资人、许多商务条款还有待磋商等问题,北交所建议融资方采用竞争性 谈判的遴选方式,这也成为北交所开展增资业务以来第一单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并顺 利实施的成功案例。选择竞争性谈判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交易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对 商务条款进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对于在谈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北交所可以居中撮合,并对谈判过程进行监督规范。

(三)增设公布报价结果交易环节,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功能

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北交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特点和难点,协助融 资方对交易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北交所意识到,此次增资面对的意向投资人主要集 中在金融领域的大型机构,存在一定串标风险。为此,北交所特意增设公布报价结果 的交易环节,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有效避免串标的可能性,保证交易规范进行。

三、项目结果

通过增资公示、投资人遴选等交易流程,2016 年12 月12日,川气东送管道公司与 中国人寿和国投交通签订增资协议,其中:中国人寿投资金额为200 亿元,持股比例为43.86%;国投交通投资金额28 亿元,持股比例为6.14%。

这些实力企业的加入,不仅为川气东送管道公司注入大额发展资金,还组成强大的股东阵容:中国人寿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除了石油公司之外,中国人寿是唯一一家持有长输管道股权比例超过40%的投资者;国投交通则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门对港口、 铁路、路桥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进行控股参股经营的投资控股型公司,该项目标 志着国投交通首次进入石油天然气管道领域。

根据中石化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川气东送管道公司2017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56.4288 亿元,资产总额362.4345 亿元,天然气管输商品量119.1244 亿立方米,生产经 营各项指标较增资前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混改成效明显,为其它央企推进混合所有 制改革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样本。

四、项目启示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平台资源是增资业务顺利推进的重要助力

北交所多年积累的投资人资源中有可能存在意向投资方,两百多家会员单位也能让 北交所挖掘潜在投资人的能力呈倍数放大。川气东送管道公司增资项目便是通过北交 所发现了诸如杭州锦江、平安系等多支有实力的民营财团,合计报价三百多亿元,约占全部报价的三分之一。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发布功能是增资业务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在以往的场外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往往失之交臂:融资方采取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信息发布范围较窄,而一些符合条件的意向投资人经常因信息不对称而失去投资机会。同时,在场外交易中,投融资双方通过谈判来博弈,在谈判中确定增资条件、增资价格等要素,处于资金需求端的融资方因缺少广泛的信息 发布空间,因而往往处于劣势。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增资,项目信息能够得到更有效、更广泛、更充分的扩散,有利于为项目寻找到最优质的投资方,也有利于推动投融资双方的顺利合作。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高效的服务特质是增资业务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之外企 业融资的又一优质平台。川气东送管道公司增资项目的圆满完成,就是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多方共赢、促进多方价值最大化的充分体现:

对融资方而言,该项目在投资报价公布会上拟认购资金总额超过1200亿元,最终 融资金额高达228 亿元,实现大幅度增值,大大充实了融资方的资金实力,增强了中国石化天然气管网的建设能力,改善了融资方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了管理运营能力, 为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电力、铁路等其他垄断行业开放竞争性业 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案例。

对投资方来说,中国人寿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险资龙头企业,此案例创造了单一保险机构直接股权投资规模和持股比例之最,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周期长、量大、稳定的优势,为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范例;而国投交通则实现了对石油天然气管道领域的首次投资。

此项目的成功,是中央和国资监管部门结合国有经济发展形势,通过顶层制度设计,科学管理和引导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成果,是国企改革思路正确性的一次有效验证。

对于产权交易市场而言,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北交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方案设计、市场推介、交易撮合方面深度参与,最终促成项目顺利成交,既体现了服务能力,也为产权交易市场操作融资规模如此之大的增资项目积累了经验。这说明,在“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之中,产权交易市场扮演的角色必将越来越重要,发挥的功能必将越来越强大。



深度观察

上一篇: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增资项目
下一篇: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