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频道 > 改革方案 > 详细信息

兖矿科澳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指标转让项目

2024-07-01 23:05:33.0 来源: 点击数:1521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深化产权领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相结合,积极推进产权特色的资源要素融资平台,为国有企业“去产能,去杠杆”,改革发展提供定制化、专业化、全流程的投融资和投行服务,国有产权流转、国有资产处置、国资混改服务等几大业务板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山东省经济“三去一降一补”和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市场化支撑平台。

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旗,充分 发挥产权交易市场效应,帮助国有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同时,保障了国有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过去的半年中,助力兖矿科澳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矿科澳)成交14 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 转让和三宗实物资产包转让项目,总共溢价12.16 亿。该项目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 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一、背景:生存难以为继、发展举步维艰

兖矿科澳作为兖矿集团下属的全资电解铝生产企业,自2002 年投产以来,已累计 亏损16.18 亿元,截至2017年8 月,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200%以上,净资产-17亿元,国有负债17 亿元,企业难以摆脱成本倒挂、持续亏损的境地,长期资不抵债。2016 年,被列入省管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名单。另外,根据2013 年《国务院关于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201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 知》,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布局优化,兖矿科澳作为过剩产能的企业被关停。该企业在新老矛盾问题交织、内外环境挑战叠加的环境下,主要面临三个困难:一是巨额的国有负债导致无人接盘,国有资产难以收回;二是企业收益根本不足以支付职工安置费用;三是企业大量亏损,无法实现资金往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走破产程序,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员工失业下岗等诸多问题。如何脱困?如何发展?这成为兖矿科澳的棘手问题。

二、对策:精准设计方案,创新交易路径

为解决困难,交易中心与兖矿科澳深入探讨,凝聚共识,制定将资产单独进行转 让的方案。除可以继续使用的外,剩余有效资产拆分成两部分进行挂牌处置:1、14万 吨电解铝产能指标转让;2、电解系统、组装系统、动力系统实物资产分包转让。通过交易中心市场化、规范化处置,有效化解交易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深挖价值,电解铝产能指标增值近12 亿。

相对于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国资委对于产能指标进场交易并无明确政策规定, 但鉴于企业场外自行转让产能指标先例,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转让产能指标优势明 显。交易中心业务团队充分研究电解铝去产能形势和指标交易的政策规定,调研市场 上停产铝企的产能指标需求十分迫切的现实情况和交易均价等,敏锐地预判到电解铝 产能指标的溢价空间。在铝价迅速攀升阶段,2017年8 月29日,交易中心成功挂牌14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转让项目,成为山东省过剩产能进场交易第一单。挂牌期内,交易中心线上依托“山东产权云系统”,在内蒙古、山西、贵州、四川等产权发达地区实现信息全覆盖,线下借助专业团队和会员力量对电解铝产业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上门推介,一时间电解铝产能指标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9 月25日,网络竞价活动在交易中心 公开进行,包括东方希望、信发集团、魏桥集团等电解铝龙头企业在内的14 家铝行业 巨头经过3 个多小时、539 轮激烈角逐,最终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以14.02 亿元成 功竞得,高出挂牌底价11.92 亿元,溢价率达496.67%,创造了国内电解铝产能指标交 易最高纪录。

(二)分包处置,三宗资产有效盘活。

兖矿科澳实物资产涉及类型较多,明细复杂,为方便高效地完成处置,更有针对性的寻找市场上的意向受让方,交易中心为兖矿科澳设计了将资产按照不同用途分包成电解系统、组装系统、动力系统进行挂牌的方案,同时为了有力把控资产处置中安全、质量、环保、运输各环节,建议兖矿科澳针对每个资产包制定《资产挂牌处置拆除有关标准要求》,以附件形式在挂牌公告中披露,在遴选意向受让方时作为承诺条件,严格把关,该做法也在济钢、鲁抗医药搬迁资产处置项目中的得到借鉴。在项目推介过程 中,交易中心将每个资产包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进行宣传,顿时成为市场主体关注的热点。最终三宗资产包项目均成功受让,其中电解包资产吸引了18 家意向受让方报名,成为近年来参与网络竞价人数最多的项目,共计报价188 轮,溢价2300万元,溢价率 15.71%。在《资产交易合同》签订中,交易中心创新思路,建议将资产交割时间节点 由运输出厂提前至清点完毕,能够达到转让方尽快回笼资金、受让方提前拿到资产的共赢效果。

三、成效:集聚资源配置,服务新型经济

(一)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

交易中心在兖矿科澳资产市场化处置的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的交易功能,而是通 过发挥第三方市场平台的作用,立足产能过剩行业需求及企业经营现状,深挖资产价 值,分类打包挂牌,精心组织竞价,利用市场来发现价格,为企业收回国有资本16 亿元, 充足了现金流,有效弥补了14万吨电解铝主体项目投产后累计产生亏损,最大限度实现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激活“僵尸”企业转型升级。

兖矿电解铝产业是兖矿集团延伸煤基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兖矿集团全面推动资源向高端制造新兴战略产业集聚的重要支点。兖矿科澳资产的成功转让,一举帮助兖矿科澳还清了债务,盘活了资产。大量资金的注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部分交易价款用来支付职工安置费用,充分保障了职工的利益,避免了“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职工不稳定的现象,解决了兖矿科澳的痛点。交易中心通过优化产权结构,帮助企业坚持打赢去产能、去杠杆、除“僵尸”攻坚仗,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退出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 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易中心在处置“僵尸企业”兖矿科澳资产转让项目中,将电解铝指标及配套设备进行市场的再分配,实现了产能指标向“新技术、新产品”企业流转,已停产的机械设备能够再次运转。作为受让方一方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持,可以满负荷运转,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实现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交易中心切实落实中央及省国资委要求,积极承担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为企业也引入丰厚的行业资金,为加快山东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及新旧动能转换开辟了重要路径。


深度观察

上一篇: 济钢集团废旧报废资产要素市场化配置项目
下一篇: 青岛钢铁总公司钢渣综合加工厂区域 资产包转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