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产权转让要进产权市场,不能搞“拉郎配”。国企改制涉及的增资扩股也应当进产权市场,不能搞“拉郎配”。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增资扩股,通过产权市场公开发布信息,按照产权市场的规范程序,选择战略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制度安排,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产权市场增资扩股,是国企实现改革和稳定的双赢选择。理由主要有五条:
(一)产权市场具有制度保障功能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首次以国家法律确立了产权交易机构的地位。依据
实际上,产权市场的制度保障功能,不仅可以使国企增资扩股规范运作,而且相当于在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实施增资扩股的国有企业之间建立了制度性隔离屏障:不但可以有效约束和阻击腐败行为发生,而且可以有效保护涉及增资扩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远离腐败行为。显而易见,国企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的产权市场实现增资扩股,起码不会使某些领导落下“暗箱操作”的口实。
(二)产权市场具有公开披露信息和聚集信息的功能
美国著名律师布兰代斯有句名言:“公开是治疗社会病和产业病的最佳药方,正如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产权市场通过项目挂牌、联网发布、信息汇集,向买卖双方及时提供产权交易信息,实现了信息公开披露,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等于把增资扩股的全过程放到阳光环境实现公开操作。国有企业在产权市场增资扩股,可以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法,在产权交易网站和省级以上媒体公示20个工作日。由于具有较长的公开周期,为全社会各个方面关注增资扩股项目、监督增资扩股的全过程提供了时间保证。
产权市场的信息积聚功能,可以大幅度提升成交比率。根据增资扩股项目不同要求,还可通过区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和全国产权交易机构网站联网披露信息,有效增强信息的辐射强度,有效扩大信息的覆盖半径。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渠道和科学的公示周期,能够有效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最大限度地发现战略投资者,确保增资扩股项目寻找到具有经济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确保具有社会责任、遵纪守法的优秀企业家团队脱颖而出。
(三)产权市场具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功能
按照产权市场的规则,国企增资扩股,第一次挂牌价不能低于评估值;第二次挂牌低于评估值90%时,要经出资人批准;只征集到一家投资人时,可以按挂牌价以协议形式实现增资扩股;征集到二家以上投资人时,要通过竞价等形式实现增资扩股。由于产权市场聚集了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买方资源,有利于为改制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因此,通过产权市场进行增资扩股,可以对原有股权进行较为彻底的量化,防止变相低价转让和低价稀释股权,实现国有股权价值最大化,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产权交易机构具有咨询策划功能
产权市场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具有丰富策划经验,可以使国企增资扩股方案科学稳妥。
(五)产权市场具有一线监管功能
为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加强监管,规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国资委建设了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国务院国资委和省级国资委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检索产权交易机构交易系统的数据,实现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全程动态监测。产权市场通过制度设计和信息化手段,可以保证国企增资扩股所有过程都在监控之下,避免了人为操作和控制。所以说,产权市场的监管功能和监管手段,可以保证各级政府、国资监管等相关部门对国企增资扩股进行全程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