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详细信息

“阳光”司法拍卖渐成燎原之势

2011-04-11 10:46:15.0 来源: 点击数:2770

  “拍卖活动竞争不充分,过程不公正、不透明,是目前司法资产处置中的主要问题。而判决执行领域的腐败大多数出在拍卖环节。今后,法院系统将进一步规范司法拍卖工作,真正实现司法资产处置的‘阳光化’。”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最新表态,该省产权市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无独有偶,湖北、安徽、福建等省的各级产权交易所近期均开始接纳和推介司法资产。自2009年4月重庆试水司法资产进场交易后,司法拍卖的阳光化日益受到法院体系的重视,司法资产进入产权市场完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处置也逐渐普及。业内人士指出, 以前的司法拍卖存在潜规则,部分司法人士形成利益集团低价拍卖资产,由此滋生新的腐败;而通过产权交易所的阳光化和规范操作,能够很好地防止这类弊病。
  司法拍卖改革潮起
  2010年5月19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对该市九龙坡一厂房进行拍卖,6位在隔离小屋内的竞拍人紧盯着拍卖大厅电子显示屏上的竞拍价格。他们看不见对手举牌,也听不见激烈的竞价声,只有显示屏上的竞拍价格被不断地刷新。经过127次竞价,起始价为20.98万元的厂房,以35.58万元的价格拍卖,增值率接近70%。
  今年2月,重庆联交所上演过更激烈的“竞逐”。3名竞买人经过1053次竞价,将雨田大厦的价格定格为6502.958万元,高出评估价2329万元。
  这是一次普通的司法资产处置,也是司法拍卖改革的缩影。
  所谓司法拍卖,是指法院依法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债务人经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清偿债务的一种强制措施。
  从2009年起,重庆开始启动司法拍卖改革,从国有涉讼产权,到所有涉讼产权进入第三方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市场;从传统的现场竞价,到一次性书面报价与电子竞价结合的复试竞价,重庆司法拍卖改革不断创新,同时也成为其他省区法院和产权市场联合仿效的样本。
  今年7月21日,河南省法院司法拍卖改革现场会在新乡召开,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拍卖工作的意见》,拟推进司法拍卖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7月23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司法拍卖改革工作座谈会”。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武汉市中院决定于近期委托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组织开展涉讼资产的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武汉产交所为配合法院启动涉讼资产进场交易做好了相关准备。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领导也于近期来到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对接合肥市中院司法执行资产进场交易工作。该院为此专门成立“司法鉴定处”,专职负责司法资产的委托评估、处置等。今后,该处将具体与合肥招投标中心就执行资产进场交易工作展开密切合作。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与普通的资产拍卖相比,司法拍卖项目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法规性强,要创造好的增值比普通资产难度更大。”业内人士指出。
  以往,由于竞买人受到一定的限制,司法拍卖的成交率和成交价格都很低。更严重的是,司法拍卖中的暗箱操作现象屡禁不止,职业控场、串标围标、关联交易,涉讼资产流标、贱卖等问题时有发生。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一位项目经理介绍,以一栋评估价1000万元的房屋为例,在职业控场等情况下,可能流标3次,每次降价20%,成交价可能只有500万元,甚至最终变卖、以物抵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至2008年,重庆每年约有2000余宗涉讼的司法拍卖案例,其中90%左右的标的要多次流拍、标的拍卖额平均要降低30%左右。
  法律专家坦言,司法资产拍卖习惯性“流产”或贱卖,损害的是债权人、债务人的利益,加剧法院执行难。这种现象受背后巨大利益驱动,利益流向少数职业控场者。
  “必须建立司法资产的阳光交易平台,依靠行业自律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防止暗箱操作,实现司法资产的价值最大化。”重庆联合产交所董事长刘轶茙指出。
  刘轶茙建议,司法资产处置与产权市场结合,可以扩大项目发布渠道,实现交易信息覆盖最大化;这有助于堵住竞买人信息漏洞,杜绝了串标、围标、职业控场等现象;借助电子竞价方式,规避传统拍卖的人为干扰,确保了竞价的公正规范。
  “过去暗箱操作、等待资产流标贱卖的内幕怪圈在慢慢破解,通过进场交易,拍卖成交值比评估参考价高的案例越来越多,投资者参与司法拍卖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一位长期从事司法拍卖的人士指出。
  “以前,司法资产往往因竞标不充分而被贱卖;通过电子竞价后,司法资产也有了增值的空间。”重庆联交所有关人士介绍。
  市场蛋糕可观
  司法资产进场交易,一方面为法院处置诉讼资产提供了公开、公正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产权市场带来可观的市场蛋糕。
  “司法资产进场处置一年多来,重庆联交所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进行一场司法拍卖。”统计数据显示,去年4月以来,重庆产交所共计接受委托项目1000余宗,依法完成涉讼产权到期项目384宗,交易额约21亿元。
  与实行新规前重庆市司法拍卖成交率不足20%,多数项目成交值低于评估值70%形成鲜明对比,进场交易后,重庆司法资产综合成交率75.44%,增值率11.51%。经重交所依法处置的涉讼产权项目成交率79.32%,增值率12.86%。
  挂牌信息显示,近期,每天重庆产交所内挂牌交易的司法诉讼资产项目超过10个。“竞买人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少项目资产质地良好,是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对象。”重庆产交所有关人士指出。
  “我们也正在研究,当然希望产权市场能够接触到这方面的业务。一方面可以扩大产权市场业务范围,进行市场专业细分;另一方面,让诉讼资产公开、公平交易,这对阻断利益关联交易,对相关资产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湖北一位产权市场人士坦言。
  随着司法拍卖改革不断推进,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的运作之中,业内人士预计,今后司法资产进场交易将在更多地区实现,这方面的交易规模也将更大的扩容。

 

上一篇: 阳光司法拍卖一年 涉讼资产增值率达11.51%
下一篇: 重庆涉讼资产不贱卖 处置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

0

友情链接

  •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    办公室电话:0971-6113361    邮编:810000    传真:0971-6113361
  •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     E-Mail:qhcqjy@vip.163.com
  • 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

扫一扫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