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详细信息

阳光司法拍卖一年 涉讼资产增值率达11.51%

2011-04-11 10:44:20.0 来源: 点击数:2660

阳光司法拍卖一年 涉讼资产增值率达11.51%

    新规实行前我市司法拍卖多数项目成交价低于评估价70%

    昨日,两路口,市民正关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大屏幕上显示的信息。记者 欧阳祖兵

  今年22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一场惊心动魄的拍卖上演了:3名竞买人经过1053次竞价,将雨田大厦的价格定格为6502.958万元,高出评估价2329万元。这是重庆司法拍卖阳光交易的典型案例,从去年41日至今,重庆市高院开全国先河的阳光司法拍卖已经运行一年,这场备受争议的改革成效如何?昨日,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轶茙接受了本报专访。

  惯性流产下的利益链条

  所谓的司法拍卖,是指法院依法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债务人经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清偿债务的一种强制措施。

  然而,在重庆司法拍卖进行改革之前,暗箱操作现象屡禁不止,存在职业控场、串标围标、关联交易,涉讼资产流标、贱卖等问题。

  联交所另一负责人说,以一栋评估价1000万元的房屋为例,在职业控场等情况下,可能流标3次,每次降价20%,成交价可能只有500万元,甚至最终变卖、以物抵债。

  根据市联交所提供的数据,从2005年至2008年,重庆每年约有2000余宗涉讼的司法拍卖案例,其中90%左右的标的要多次流拍、标的拍卖额平均要降低30%左右。

  涉讼资产拍卖习惯性流产或贱卖,损害的是债权人、债务人的利益,加剧法院执行难。联交所另一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受背后巨大利益驱动,利益流向了少数职业控场者。

  出招堵住漏洞实现阳光交易

  为了防止暗箱操作,去年4月,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出台了《关于司法拍卖工作的规定(暂行)》,规定我市涉讼资产拍卖全部进入市联交所公开进行。由于是首吃螃蟹,此项改革破冰过程中也曾困难重重。联交所另一负责人透露,联交所高层曾不止一次收到过恐吓信、甚至被电话威胁。

  改革没有因此停止,刘轶茙说,为了堵住交易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市联交所拟定了缜密的方案。首先是在信息披露环节,市联交所改变了过去封锁消息、设置障碍、提高门槛的人为限制,扩大项目发布渠道。对于报名环节,我们也进行严格把控。

  刘轶茙透露,为了防止串标、围标、职业控场等现象,报名过程中,仅联交所指定的一名工作人员才了解报名者的身份,即使是作为委托方的法院,也无权任意查询竞买人信息。这样一来,竞买人只能在竞价时,才知道竞争对手的真面目。此外,新的司法拍卖采用电子竞价方式。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限时、连续、竞争报价的方式,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等原则,选择报价最高者作为受让方。这样可规避传统拍卖的人为干扰,打破潜规则,实现阳光交易。

  重庆模式成全国范本

  调查显示,涉讼资产进场处置一年来,在重庆联交所依法处置涉讼产权项目384宗,交易额约21亿元,综合成交率75.44%,增值率11.51%。与实行新规之前重庆市司法拍卖成交率不到20%,多数项目成交价低于评估价70%形成鲜明对比。

  据了解,司法拍卖的重庆模式,为全国范围的司法拍卖改革提供了范本。刘轶茙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高度评价重庆司法拍卖改革——“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使司法拍卖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这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创新。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战术问题,实际是战略上的问题。这种做法值得向全国推广。

  个案

  雨田项目竞价 增值2329万元

  说到涉讼资产拍卖的成功案例,刘轶茙最为得意的作品是今年1月的雨田房产项目处置。

  刘轶茙回忆,去年9月,该项目在联交所挂牌公告,挂牌价4393.64万元,拍卖方式为电子竞价。但该项目两次流标。期间,该房产租赁方虽然两次报名参加竞买,终因无其他竞买人而选择放弃。他们打的算盘,是想等待项目进一步流标降价。

  我们决定扩大项目消息的发布渠道。刘轶茙称,除了在联交所网站和各大媒体上广泛发布信息,该所还通过投资人信息库定向推荐,引起了投资者的浓厚兴趣。还有一名远在澳大利亚的个人投资者,通过重交所网站了解到项目的信息,专程赴渝参加竞买。

  20101月,该项目第三次挂牌,挂牌价4173.958万元,并成功征集到3名意向受让人。22日该项目最终以高出挂牌评估价2329万元成交,成交价6502.958万元,较挂牌价增值55.8%,创造了司法拍卖进场后增值绝对额新高。

  此前,租赁方曾两次放弃以挂牌评估价买下标的的机会,最终不仅没有等到资产的贱价变卖,而且比第一次挂牌价高出2000多万买下房产,懊悔不已。刘轶茙说,这再次印证了司法拍卖潜规则,在市场阳光运作下失去了生存空间。(重庆商报)

上一篇: 绞碎暴利链扼涉讼资产流标惯性
下一篇: “阳光”司法拍卖渐成燎原之势

0

友情链接

  •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    办公室电话:0971-6113361    邮编:810000    传真:0971-6113361
  •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     E-Mail:qhcqjy@vip.163.com
  • 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

扫一扫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