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详细信息

绞碎暴利链扼涉讼资产流标惯性

2011-04-11 10:43:20.0 来源: 点击数:2591

  电子竞价屏上,红色的数字一再攀升,这意味着雨田大厦的竞价一路走高。
  三方竞买人100分钟白热化的竞价之后,数字定格在6502.958万元,雨田大厦最终以高出评估价2329万元、增值48%的价格书写了司法拍卖史上增值绝对额最高的神奇。
  回忆起今年2月2日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有着20多年拍卖经验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二部部长陈晓东感慨万千,“自去年4月1日,重庆法院司法拍卖引入第三方后,真正实现了司法拍卖的规范透明、公开公正,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债务人、债权人的利益。”
  而在重庆法院的“掌舵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看来,重庆司法拍卖改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把此项改革的深意浓缩为“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实现债权最大化;有利于维护司法拍卖秩序;有利于纯洁司法队伍;有利于做强做大“阳光平台”。
  重庆司法拍卖新规运行届满一年,带来的成效不仅是绞碎了曾经带来屡屡流标的暴利链条,更让司法的阳光一扫过去暗箱操作的阴霾。
  司法拍卖的本质是实现涉讼资产变现价值的最大化,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而重庆司法拍卖在改革之前,涉讼资产流标、贱卖已成惯性。
  据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统计显示,从2005年至2008年,重庆每年约3000余宗涉讼司法拍卖案例中,90%左右的标的要多次流拍,标的拍卖额平均缩水30%左右。
  钱锋以一栋评估价1000万元的楼房为例,如果流标几次,拍成400万元,债权人有600万元拿不到,债务人还得要600万元去填补。这损害的是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利益。
  而之前流标、贱卖为何蔚然成风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总裁任斌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都是背后巨大利益驱动使然。
  “估价1000万元的标的,几次流标后只能卖到四五百万元。低价购得后,再转手高价牟利,这其中巨大的差价勾连起紧密的利益链条。”任斌说。
  钱锋指出,这种不正常的资产贬值,将导致申请执行人应得权益落空或缩水,被执行人财产贱卖、利益受损,两个“负效应”碰头叠加,最终形成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双损”,并加剧人民法院执行难。
  去年4月1日,重庆高院勇做全国法院“吃螃蟹”第一人,正式出台《关于司法拍卖工作的规定》。重庆市涉讼资产全部进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拍卖,且10万元以上标的必须进行公开的电子竞价。
  “雨田大厦竞价轮次达到1053次,创下中国产权市场竞价轮次之最。”任斌说,这也成为重庆司法拍卖改革保值增值最完美的注脚。
   从暗箱操作到阳光交易
  近年来,重庆高院在委托拍卖机构处置涉讼资产过程中,发现司法拍卖市场存在不少问题。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唐信福分析说,从拍卖机构看,泄露竞买人信息、限制竞买人参与竞买;在拍卖公告中故意压低或抬高拍卖参考价;拍卖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公示范围不广,在节假日或非主流媒体刊登拍卖公告。从竞买人看,围标、恶意串标、职业控场、黑恶势力参与等并不鲜见。
  “这些暗箱操作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涉讼资产处置,更影响社会风气,侵蚀社会诚信体系的根基。”钱锋说。
  如何杜绝司法拍卖暗箱操作重庆高院把目光投向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通过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彻底改变职业控场、关联交易的潜规则。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刘轶茙告诉记者,新的司法拍卖采用电子竞价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限时、连续、竞争报价的方法,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选择报价最高者为受让方。
  “由于各受让方不在同一个竞价区,并且与主拍者等工作人员分离,这种阳光交易平台彻底规避了传统拍卖的人为干扰,杜绝了恶意串标、围标行为,竞价过程完全置于阳光之下,使交易更加公正。”刘轶茙说。
  从法官落马到零违纪举报
  司法拍卖问题,是影响司法廉洁的命门、制约执行工作的短板、损害司法权威的要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全国法院系统法官落马,很大一部分与司法拍卖有关。
  “改革之前,司法拍卖是利益攸关的环节,一些法官在不法分子‘糖衣炮弹’攻击下中弹落马。”重庆高院执行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法院的司法拍卖改革,不仅革了暗箱操作者的“命”,更是革了自己的“命”,釜底抽薪,从制度上强力推进了法院司法廉洁建设。
  “司法拍卖利益太大,对人的诱惑太强,靠法官的自律很难抵御。”钱锋表示,在法院与拍卖机构之间引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这样一个规范平台,能够从制度上切断法槌与拍卖槌之间的利益关联。
  为此,相关制度规定,拍卖公告中只能留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的联系电话,即便是作为委托方的法院也无权通过保证金账户任意查询竞买人的资料等。
  任斌介绍说,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只有财务一人能够接触到保证金的交付情况,包括项目经理、交易部经理和交易所高层都无权过问。一旦泄露,就要严肃追究责任。
  这些改革措施从制度上遏制了司法腐败。钱锋欣慰地告诉记者,“新规实施以来,市高院至今未收到一起关于司法拍卖违法违纪的举报。”
  司法拍卖“重庆模式”经过一年的运行和检验,正逐渐成为重庆法院、重庆产权交易市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为全国范围的司法拍卖改革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样板。
  法制日报重庆3月29日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阳光司法拍卖一年 涉讼资产增值率达11.51%

0

友情链接

  •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    办公室电话:0971-6113361    邮编:810000    传真:0971-6113361
  •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     E-Mail:qhcqjy@vip.163.com
  • 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

扫一扫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