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详细信息

涉讼资产阳光处置的“重庆模式”

2011-04-11 10:07:08.0 来源: 点击数:2883

  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大屏幕上展示着一家破产国企的拍卖案例,吴邦国驻足观看。吴邦国说:“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现代服务业。重庆创建六大要素交易平台,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做到了公开透明,防止腐败滋生,对长远发展意义重大。2011年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重庆考察时如是说。

“现对九龙坡白市驿牟家村一社厂房进行拍卖!”拍卖师宣布竞拍开始后,6位在隔离小屋子里的竞拍人瞪大眼睛,紧盯着拍卖大厅电子显示屏上的竞拍价格,尽管看不见竞拍的对手,现场也没有激烈的竞价声。但紧张的气氛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压抑,这里没有喧哗,只有显示屏上的竞拍价格被不断地刷新。
  经过127次竞价,起始价为20.98万元的厂房,以35.58万元的价格拍卖。
  这是5月19日下午两点半,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重交所”)进行的一次司法拍卖。这次拍卖,使资产增值近70%。
  如今,在解放碑附近的重交所,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
  从2004年起,重庆开始启动司法拍卖改革,从国有涉讼产权,到所有涉讼产权进入第三方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市场;从传统的现场竞价,到一次性书面报价与电子竞价结合的复试竞价,重庆司法拍卖改革的每一个创新,都引来国内许多关注的目光。
  “重庆司法拍卖改革,意在打破司法拍卖领域被利益集团把持、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痼疾!”一位司法界人士坦言,这种改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调整,更是对拍卖体制的重大变革。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重庆团参加审议时,高度评价重庆司法拍卖改革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说,“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战术问题,实际是战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值得向全国推广。”
  从“流标”贱卖到增值拍卖
  渝中区八一路“雨田大厦”一房产的拍卖,给重交所董事长刘轶茙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09年9月1日该标进行第一次公告,起拍价4393.64万元。10月30日进行第二次公告,前两次均只有租赁方苏宁电器一家报名,均因无其他竞买人参与而放弃,等待项目进一步流标降价。
  今年1月,该项目降价5%第三次挂牌,重交所及时挖掘项目价值,并在网站和各大媒体上广泛发布信息,通过投资人信息库定向推荐,除租赁方之外,还征集到两名意向受让人,其中一人远在澳大利亚通过重交所网站了解到项目信息,专程赴渝参加竞买。
  2月2日,3位竞买人经过100分钟共1053轮次竞价,创下了中国产权市场竞价轮次之最,原本等待流标降价的苏宁电器最终以高出评估价2329万元成交,成交价6502.958万元,较挂牌价增值55.8%,创造了司法拍卖进场后增值绝对额新高。
  刘轶茙称,苏宁电器曾为此懊悔不已,因为该企业此前两次放弃评估价买下标的的机会,最终不仅没有等到资产的贱价变卖,而且比第一次挂牌价高出2000多万买下房产。刘认为,这次拍卖打破了司法拍卖不断流标贱卖的“惯性”,印证了司法拍卖“潜规则”在市场阳光运作下失去了生存空间。
  重交所统计,重庆过去司法拍卖流标率接近90%,实际成交值都在评估值的70%以下,最低仅达到20%-30%。
  司法拍卖改革开全国“先河”
  从涉讼经营性国有产权到全部涉讼产权进场,重庆司法拍卖改革开全国先河。
  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产权交易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2004年3月,重交所挂牌成立。同年,市高院提出:司法改革势在必行,为隔绝司法拍卖中的“利益链条”,要有效利用重交所的交易平台,对涉讼资产处置进行改革。经与重交所多次协商,双方对涉讼资产“司法拍卖”纳入重交所达成一致。由于当时重交所刚刚成立,无电子交易手段,而两翼及渝西地区路途较远,重交所在上述地区没有布点,为在执行中方便当事人及交易方,市高院决定将此项改革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涉讼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第二步,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到全部涉讼资产进场交易。
  2005年2月1日,市高院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法院在执行中凡涉及拍卖经营性国有产权的,应委托拍卖机构进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拍卖。司法拍卖改革就此正式启动。
  截至2008年底,在近4年的时间里,重庆市各级法院指定的涉讼大宗国有资产“司法拍卖”案件共179宗,交易额为58.49亿元,平均每年交易额达15亿元。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涉讼国有资产司法拍卖的交易量占到了重交所同期交易量的70%,涉讼国有资产拍卖进入重交所,有效地实现了司法拍卖物的增值,也为国企的改革重生扫清了障碍。重庆化工机械厂、重庆锅炉总厂等项目经重交所交易平台拍卖后大幅增值,化工机械厂司法拍卖还获得了2005年度上海工业博览会产权交易最佳策划奖。4年间,进入重交所“司法拍卖”的国有资产平均增值率达到了15.40%。重庆法院首创将涉讼国有资产“司法拍卖”引进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4月,全国涉讼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召开。
  经过4年的探索,重交所逐步完善交易手段,适时引入电子竞价方式,并在“两翼”地区成功布点。实施重庆司法拍卖改革的第二步条件成熟。2009年4月,市高院在调研论证后,出台了《关于司法拍卖工作的规定(暂行)》,规定重庆市涉讼资产全部进入重交所公开进行,重庆市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从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30日,全部涉讼资产进场处置一年多来,在重交所依法处置涉讼产权项目426宗,成交额15.05亿元,增值率达12.86%。
  业内人士称,重庆司法拍卖的改革,堵住了贱买贱卖涉讼资产的漏洞,消除了权力寻租空间,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涉讼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还对促进区域性产权市场建设,推动产权交易制度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善拍卖关键在防控“被泄密”
  与普通的资产拍卖相比,司法拍卖项目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法规性强,要创造好的增值比普通资产难度更大。
  刘轶茙坦言,以前司法拍卖的最大问题就是泄露竞买人信息,拍卖公司放出消息,然后开始围标,限制竞买人参与竞买,在公告中故意压低或者抬高参考价,暗箱操作,恶意串标围标,甚至还有黑恶势力介入,破坏了司法拍卖秩序。
  为保证司法拍卖顺畅,重庆联交所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扩大项目发布渠道,改变了过去封锁消息、设置障碍、提高门槛的人为限制,实现交易信息覆盖最大化;其次,堵住竞买人信息漏洞,杜绝了串标、围标、职业控场等现象,最大限度确保交易安全;三是借助电子竞价方式,彻底规避了传统拍卖的人为干扰,实现涉讼产权价值最大化;其四,接受法院、执拍机构及债权人、债务人等相关各方监督,确保了竞价的公正规范。
  “涉讼资产进场交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债权人、债务人利益,还原了司法拍卖的本质。”刘轶茙表示。
  一位长期研究产权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司法拍卖“重庆模式”已成为重庆法院、重庆产权交易市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为全国的司法拍卖改革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样本。
  重庆司法拍卖改革,堵住了贱买贱卖涉讼资产的漏洞,消除了权力寻租空间,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涉讼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一篇: 涉讼资产处置的"武汉模式"
下一篇: 涉讼资产拍卖容易“灯下黑”

0

友情链接

  •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    办公室电话:0971-6113361    邮编:810000    传真:0971-6113361
  •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     E-Mail:qhcqjy@vip.163.com
  • 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

扫一扫加入我们